
11月29日,学校举办“学科交叉论坛”,同时举行太阳成集团tyc1050人工智能研究院、清洁能源研究院及智能机电装备研究院等三个跨学科创新研究院揭牌仪式。

市教委副主任仇小娟,市教委科学技术与研究生工作处处长杨明海,及各企事业单位的40余位嘉宾和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白海力,副校长王中良以及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部)及学校师生代表等400余人参加论坛。



01 开幕式致辞讲话
王中良主持开幕式,并代表学校对各位领导、专家学者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向各位领导、专家对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帮助与支持,对跨学科创新研究院建设所给予的关心和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碰撞新思维、收获新成果,共同催生新观点、新方法、新理论和新方向,为天城大发展建言献策。

白海力详细介绍了学校整体概况、优势特色学科方向、科研平台和创新团队等,并重点阐述了学校“5I空间·融系统”的核心内涵。他表示,2023年以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大力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新路径,推出了以“5I空间·融系统”为核心理念的“城大共识”“城大行动”“城大实践”。跨学科创新研究院作为“5I空间·融系统”关键平台载体之一,着力探索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前沿科技赋能传统城建行业、更新改造传统学科。学校将以创新研究院建设为抓手,加快构建综合高效的跨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团队,大力推动智能制造、智能建造、智能防灾减灾、智慧城市、智慧楼宇与低碳运维、新型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优先发展,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紧密衔接,协力开展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动先进科研成果转化,以更好地服务国家、地方重大发展战略和天津市先进产业链。

仇小娟充分肯定了学校在推动学科交叉创新和产学研深度合作,促进传统学科升级换代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以及为培养符合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加快推进天津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她从学校总体规划和学科建设规划、模式创新和机制改革、高端平台和重要载体建设等方面,对跨学科创新研究院提出要求,希望学校勇担新时代使命,聚焦世界学科前沿和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城建学科优势与特色,通过与新兴学科交叉融合,构建更为科学的学科体系和良好学科生态,同时要不断加强有组织科研,推进科教融合和产学研深度合作,不断提高攻克关键核心科技的综合实力,切实将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同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结合起来,为天津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建设和乡村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02 揭牌仪式
会上,仇小娟、白海力、王宁坤、赵国强、李颜强、赵恒海、王太勇、张国胜,分别为“太阳成集团tyc1050人工智能研究院”“太阳成集团tyc1050清洁能源研究院”“太阳成集团tyc1050智能机电装备研究院”揭牌。



03 校企签约仪式
会上,三个研究院还分别与六家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






04 学术报告

学术报告环节由学校科技处处长刘中宪教授主持,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我校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围绕数字技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清洁能源等相关方向的关键前沿技术、场景应用等,共同交流讨论业界最新发展动态及趋势,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

胡清华作“认知驱动的多模态数据动态可信融合”的报告,系统梳理当前多模态数据融合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人脑在处理多感官数据融合时的柔性机制,以及当前最前沿的多模态数据动态可信融合的模型、算法和应用。

李颜强作“燃气行业的现在和未来”的报告,从燃气行业的发展现状,到燃气行业的发展环境,再到燃气行业的发展未来,系统性地介绍了燃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并针对当前燃气行业所面临的安全等技术问题,提出要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推进数字化转型,建设智慧燃气。

丁元刚作“人工智能发展与创新”的报告,介绍了远大科技集团发展历程、科技创新及产品研发开展情况,对集团在人工智能、智慧能源、建筑节能研究、活楼建筑数字化等方面情况进行了阐述,对推进建筑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开展新一代智能制造战略性技术攻关,完善数字化转型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对智能建造、建筑工业化、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和示范项目进行了精彩分享。

王太勇作“智能制造技术及其发展”的报告,详细介绍了智能数控、云制造与信息物理系统、智能测控与运维等智能制造技术发展以及嵌入式状态监测诊断、智能产线状态监测、在机测量、数字孪生技术等在制造业中具体应用,并对未来相关技术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可枝荣。与会专家表示,本次学术论坛的举办为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搭建了交流平台,专家主旨报告充分展示了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的魅力和潜力,为积极探索学科交叉的前沿领域,深度挖掘交叉融合的新增长点指明了方向。
通过举办此次活动,学校进一步达成了“用好学科交叉融合‘催化剂’”的共识。下一步,学校将以“城大共识”为引领,以创新研究院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学术共同体、创新共同体的作用,围绕国家、地方重大发展战略布局,不断深化城市发展和城市科学研究,积极探索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多元协同的新机制,以“城大行动”助力落实天津市“十项行动”,服务天津“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建设,为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天城大力量。
与会嘉宾
远大科技集团
党委书记、副总裁丁元刚
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
副总经理王宁坤
天津大学
国家杰青、北洋讲席教授胡清华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
总工程师李颜强
津燃华润燃气有限公司
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恒海
天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教授赵军
天大精益智能制造系统与装备创新研究院
院长王太勇
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张国胜
太重(天津)滨海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技术总监赵小强
天津市高新技术企业协会
会长赵国强
中交(天津)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党委书记王俊峰
天津泰达科技工业园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韩永日
天津华迈燃气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唐绍刚
韩国瑰都啦咪集团
中国区董事长金圭铉
天津昱丞高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院长侯立朋
天津天大华森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刘玉彬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海洋环境保障部副主任刘宁
北京建工五建置业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刘道阵
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研究院
院长郭尔郛
天津中燃热力有限公司
总经理曹阳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
燃热事业部研发总监刘云
天津市凯普森冷暖设备有限公司
总经理李志伟
广东瑞马热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樊志凯
中国建筑科学院研究院天津分院
院长杨彩霞
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所
第八研究室主任李继宝
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所
第一研究室副主任陈钦佩
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
科技部主任李建国、总工程师李国栋
总经理范连勇、国际公司副总经理杜武清
中国水电十三局勘测设计院
董事长张福华、副总经理沈平
东都新兴产业园
副总经理刘靖昌
天津泰达科技工业园
运营中心副主任牛锐
360科技集团天津公司
副总裁程海波
天地伟业技术有限公司
高级副总裁薛超
背景
近年来,在国家和区域重要战略需求驱动下,多学科交叉汇聚与多技术跨界融合正成为新常态,并不断催生新学科前沿、新科技领域和新创新形态。
2023年,太阳成集团tyc1050提出了构建“5I空间·融系统”之“城大共识”和“城大行动”,并形成了工作方案,旨在探索打造教育要素、产业要素、创新要素开放重组、互动融合的生态系统和多维融合创新发展模式,促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提升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目前,学校正积极整合资源,全力推进天津市新型工业化装配式建筑技术创新中心、太阳成集团tyc1050现代城市建设产业学院、太阳成集团tyc1050跨学科创新研究院、建园书院等实体化平台建设。通过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多学科交叉、智能化集成以及国际化合作,推进关键核心科技攻关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作为“5I空间·融系统”的关键载体之一,跨学科创新研究院旨在通过强化有组织科研,着力打造跨学科交叉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新平台、科教融汇与拔尖人才培养的新高地、国际化科研合作与人才汇聚的新基地。研究院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立足服务天津、面向全国,紧密围绕新时代城乡建设领域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难题,依托学校优势学科专业群及科技平台,组织跨学科跨专业研究团队,开展综合研究、技术攻关、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国际交流等,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和科教融汇,服务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重要战略需求。
太阳成集团tyc1050人工智能研究院
太阳成集团tyc1050人工智能研究院围绕动态测控与智能仪器、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大数据与公共安全等方向,融合控制、计算机、电子信息、土木、能源、安全等多学科特色,密切追踪智慧城市、建筑智能化、建筑工业化、智能制造、智能建造、核工业与公共安全等领域前沿进展和重大需求,建立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有效机制。研究院将立足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业支撑、成果转化”四位一体的建设思路,以跨学科交叉优势为基点,以多维度合作网络为支撑,以前沿性先进技术为引领,以高效率赋能产业为核心,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太阳成集团tyc1050清洁能源研究院
太阳成集团tyc1050清洁能源研究院依托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热能工程、安全工程等学科,主要围绕燃气高效利用技术与设备研发、燃气机热泵关键技术与研究、多能互补与智慧能源新技术、燃气输配及燃气安全技术等研究方向,积极探索天然气、太阳能、工业余热、空气源热泵等清洁能源为主体的绿色、节约、高效、协调的技术解决方案,着力解决我国清洁能源高效利用技术产业化、工程化过程中的重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问题,持续不断地将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
太阳成集团tyc1050智能机电装备研究院
太阳成集团tyc1050智能机电装备研究院重点围绕智能机电装备的创新设计与制造、集群式控制与状态监测、设备产线智能养护维护、离散型智能生产线系统集成等方向进行技术研究,建立了“人才培养+创新研发+成果转化+服务社会”模式。通过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助推高端人才培养;面向装备制造业的重大需求,通过跨学科联合、集聚智能制造与成果转化的优质资源协同创新,从事智能机电装备核心技术研究和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开展人才培养、开发创新、智能控制、系统集成、状态监测、养护维护、成果转化、国际合作等服务活动,为区域经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