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师泽如光,微以致远;师泽若水,润物无声。45年来,太阳成集团tyc1050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攻坚克难创业绩、精益求精求发展,甘于奉献育桃李、薪火相传树榜样的好老师,他们胸怀大爱、辛勤耕耘,用兢兢业业的工作状态和深耕讲台的精神风貌,诠释了“大先生”的深刻内涵,他们潜心科研和执着坚守,用以慎笃行的学者风貌和行为世范的师者风采,生动展现了教师的风范,他们始终践行发扬“重德重能 善学善建”的校训精神,并使之在一代代天城大人身上薪火相传,他们立足教书育人岗位、呕心沥血培养城市建设人才,他们迎难而上求突破,砥砺奋进勇争先,他们是凝心聚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和积极服务经济社会的重要力量。
基此,学校陆续推出“建”证力量系列推文,讲述他们胸怀“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伟大志向,静心科研、潜心育人,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的动人故事,希冀能浸润你我心田,温暖你我心房,激励新时代的天城大人,“建”证力量,“建”贤思齐,“建”功新时代。
人物画像

天城大控制学院,有这样一位老师
她,眼神坚定温和又睿智
可亲可敬、平易近人
她,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作为党员,她坚定自己的信仰
作为学者,她深研自己的领域
作为教师,她严慈并济,因材施教
用热情和匠心践行新工科教学方法改革
教导学生热爱专业并用知识创造个人价值
作为学院带头人,她积极营造科教氛围
引领青年教师
树立教研自信,胸怀育人初心
身体力行做老师们教研道路上的指路明灯
她,孜孜以求,追求卓越,超越自我
用严谨和智慧打造智能制造的城大名片
带领机自专业
迈向国家一流建设专业的行列
她,辛勤耕耘近三十六载
是学生和蔼可亲的良师益友
专业道路上奋勇向前的引路人
用热爱谱写教育工作的春夏秋冬
她,用知识浸润思想,以实践探求真理
在学术的沃土中培植祖国栋梁之材
她就是
天城大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院长
赵坚教授
今天,跟随我们一起
走进赵坚教授的科研世界!
力量之光
赵坚教授,天津市教学名师,天津市三八红旗手,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作为课程负责人,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22年获批天津市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示范课程、2019年获批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课程)。作为专业负责人,2021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2021年获批天津市试点建设首批虚拟教研室、2018年获天津市优秀专业教学团队。
先后主持或参与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和校级教改项目等20余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篇,第一完成人和主要完成人获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子课题、国家星火计划项目等5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90余篇,其中高水平论文50余篇;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国家专利60项,第一发明人和主要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8项;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天津市三八红旗手

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

天津市教学名师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力量之源
赵坚教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教学工作,高校任教36年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育才达人为神圣使命,执着于教书育人、潜心于科学研究、热心于服务社会,教育、感染、影响了一批又一批控院学子。
坚守初心 做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她治学严谨、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教学实践逐步总结新的教育理念;她创新教学模式,紧跟学科前沿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尝试引入企业真题进课堂,采用翻转课堂教学、贯通案例开展教学,以“四结合”和“三个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思辨思维。

赵坚教授课堂授课
她心系教研,坚持专业和思想双引领,授课时常以自己在科研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和国家面临的“卡脖子”问题作为案例,鼓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发奋图强,为学生系好第一粒扣子。她辅导学生科研,指导学生完成国家级双创项目4项,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互联网+”等科技竞赛,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0余项,激发了学生对机电技术的兴趣。

赵坚教授辅导学生创新设计
埋头苦干 做教学科研路上的实干家
1987年至今,她一直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她坚持推动教学改革,曾承担过12门本科生课程和8门硕士研究生课程。指导硕士研究生27名,其中获“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奖学金特等奖”1人。近三年,指导学生获批天津市研究生创新项目7项,获校级研究生优秀毕业论文3人、校级本科优秀毕业设计4人。
主持包括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等9项教改项目,并参与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天津市教研项目等项目5项,发表教研论文10篇,以第一完成人和主要完成人获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获得天津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专注智能制造技术、动态测控与智能诊断、振动与噪声测控技术、工程机器人以及复杂机械系统动力学等领域研究,深耕领域难点痛点。

赵坚教授指导学生科研
厚植担当 做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急先锋
作为学院的领航者,她勤教学,苦钻研,将师生的大事小情都装在心里。为推动学院的高质量的发展,她提出双师团队构建思路、并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践行“学教并重、教研双优”的理念,积极签署学院本科、研究生国际交流合作项目,承担国家级外专引智项目,邀请国内外学术界及行业专家举办学术讲座,鼓励派遣多名教师、学生参加国际会议并到国外深造。借助搭建的高水平国际交流平台,多渠道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学科专业人才。
她为人师表,“爱”字当头,“责”字为重,立足国家对新世纪具有复合型人才的重大需求,对标新时代下新工科建设的要求,完成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期间,她组织带领老师们审定各项工程认证材料,几乎每天都忙到后半夜,即使眼睛红肿、咽嗓胀痛都坚持工作。“赵院凌晨3点还给我留言,提出了新的修改意见”,“院长又是一宿没睡吧?早上6点给我打电话了”,她的辛苦付出唤起了大家的干劲,终于换来了可喜的成绩: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成功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近年来,在她的带领下,学院1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2个专业获批天津市一流本科建设专业;机械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智能制造工程新工科专业获批,并开始招生;获批天津市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项目。

机自专业工程教育认证教师合影
薪火相传 做青年教师成长的护航者
36个春秋风雨无阻,36载岁月持之以恒。赵坚教授从不吝惜自己多年积累的教学科研经验,全心全意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她注重团队老带新,为青年教师精心安排指导教师,帮助博士教师突破教学关。她甘于奉献,利用休息时间帮助青年教师做好科研规划和课题申报。近年来,她先后培养指导15名青年教师,其中4人在省部级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奖,10人次在校级教学竞赛中获奖,1人晋升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2人中级职称,8人成为科研骨干。同时,推荐并指导15名教师成为派驻企业科技特派员,其中10人次获批天津市企业优秀特派员资助项目。

赵坚教授辅导青年教师
服务社会 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推动者
产教融合,她将智能制造产线、动态测控与智能诊断、工程机器人等技术转化成产品,实现了“理论-实验-应用”三步走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她组织学院青年教师定期走访大中型企业和小微企业,积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近年来,学院共计与40余家企业签署产学合作框架协议,共建了28个本科生实习基地和10个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她先后成为两家企业的科技特派员,帮助企业解决了20余项技术难题,协助企业成功申报“首台套”,协助企业制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项目管理制度,为企业扩建“全功能检测实验室”,创建校企联合工程技术中心,为企业引进技术人才,协助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赵坚教授带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走访企业
课堂内外,自始至终,赵坚教授牢记立德树人使命,为培养城建复合应用型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她为人师表,悉心培育机电学科栋梁。她奖掖后学,竭力提携“青椒”成长成才,言传身教演绎“春风化雨、师者仁心”。
“一生伯乐相骐骥,甘为园丁育桃李”,赵坚教授用她踏实的教学态度、严谨的科研要求与春风化雨般对学生的关心阐述了教师的内涵,不断激励着莘莘学子走向成才之路,她用自己的热情与付出阐释了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平凡与伟大。
力量之泉
学生眼中的赵坚教授
我是在一场竞赛的答辩中第一次见到赵院长,她坐在评委席,身上带有蓬勃的自信和奋进昂扬的热烈,赵院长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组产品设计的缺陷,并且为我们产品的改进方案提出建议,我紧张焦虑的心情被她温柔的话语击碎,在她的指导下我们的产品更加完善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后来我选了赵院长的课,具有丰富学识和教学经验的她深知创新能力对于我们机械专业的学生是多么重要,在课上她培养学生主动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独立思维和创新能力,提倡融传授知识、培养创新能力、鼓励个性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一体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们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2021级本科生 蔡依群
在我们的心中,赵老师是优雅的,举手投足之间散发着学者的魅力,温柔自信,从容不迫;赵老师是可靠的,庞大的知识储备,丰富的工作经验,所有的难题和她沟通后都能迎刃而解,并且身体力行地告诉我们如何找到解决方案;赵老师是温暖的,在一次次的交流中关心我们的近况,倾听我们的喜怒哀乐,如同家人一般,竭尽所能提供援手和情绪价值。同时,赵老师是我们团结的力量,她为我们建立起了和谐的氛围,让我们师兄弟间懂得合作和尊重;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她教会我们面对挫折时坚持不懈,在困难和逆境面前从不低头。
——2021级研究生 屈子毅
青年教师眼中的赵坚教授
赵坚老师始终怀揣着对党与事业的诚挚热爱,潜心研究,不断创新。她一直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以身作则成为全院教师科研教学的典范与榜样。作为学院的领航者,师生的大事小情都装在她心里,她对学院工作从不懈怠。为推动学院的高质量的发展,她提出双师团队构建思路、并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践行“学教并重、教研双优”。她努力为青年教师提供学术环境、搭建学术平台,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国内外学术界的领军人物、学术大牛,同时引入企业优秀导师共同培养研究生,丰富青年教师指导工作经历、促进执教经验积累;她鼓励参与各类学术交流,指导帮助修改项目申请书,关心督促青年教师的科研进展。为了帮助师生,赵老师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无论是周末还是假期,陪伴、倾听、指导学生成为她的常态。身正为范,学高为师。赵老师乐观的人生态度、严谨的治学态度、宽阔的学术视野、宽大的胸怀以及乐观的人生态度都对控院青年教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控院青年教师整体在教学科研等多领域均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机械工程系青年教师 戈文褀
当刚刚毕业的我准备踏上神圣的三尺讲坛,怎样做老师?教给学生什么?对我来说充满迷茫。幸运的是我遇到了“指路长者”赵坚教授。她以培养青年教师为己任,躬亲示范、言传身教,尽全力帮助每一名青年教师茁壮成长。
“学生一杯水,老师自己就得有一桶水”,赵坚教授在指导青年教师备课时如是说。从PPT排版到板书设计,从课程思政到前沿成果,她指导我们如何深入浅出地弥补课程知识与学生兴趣之间的断层。2021年9月,得益于赵坚教授的悉心指导,我才能自信从容地讲授第一门课程。2022年6月,正值筹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入校考察的关键阶段。赵坚教授带动并指导青年教师参与教学材料整理工作,多少个日夜通宵达旦地帮助我们梳理教学文件,逐字逐句地讲解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脉络和关系,使得系内青年教师能够快速成长。
“既不能沉于科研而抛弃教学,也不能浮于教学而忽略科研,而应充分认识教学与科研的内在联系,真正落实于教师工作中”,赵坚教授时常这样教导我们。她带领青年教师逐一走访制造业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足迹遍布滨海、东丽、西青、津南、北辰等各大产业园区。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科技特派员派驻平台,通过深入的座谈和交流,帮助青年教师寻找更多的科研方向,提供了大量与行业企业合作攻关的项目机会。团队内青年教师无论在科研水平还是专业技能上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机械工程系青年教师 刘思南
“诲人如渡舟,风雨几曾求。烛光照天下,一竿撑白头。”这是赵坚教授的真实写照。
进入太阳成集团tyc1050求学之初,我和众多同学一样,在赵老师讲授的课程中受益匪浅,被她严谨耐心的治学态度、广博扎实的知识储备、幽默潇洒的教学风格、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所吸引,从而激发了对机械学科的兴趣。我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有幸师承赵坚教授门下,师长易遇,人师难求,赵坚教授的教导不仅体现在学术科研上,而且涵盖了立人立德的方方面面。站在讲台,她悉心指导、步步引导,教会学生如何做好学术科研;融入生活,她关心学生,时常与学生交流沟通思想动态,教育学生先做人后做事。我在赵坚教授的影响下,成为一名教师,也深刻地体会到她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工作中,赵坚教授注重专业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对年轻教师倾囊相授,带领教师团队申报并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机械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智能制造工程新工科专业,带领教师团队积极准备机自专业的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并于2023年顺利通过了认证……
——机械工程系青年教师 洪学武
赵院长具有长远的眼光和广阔的思维,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赵院长从大局出发,立足长远,为学院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批机械硕士点、获批智能制造工程新工科专业虚拟教研室、组建智能机电研究院……,每一项工作都凝聚了赵院长的心血。记得去年机自专业工程认证期间,赵院长连续多天熬夜推敲材料,从自评报告编写、附件材料支撑、实验室布局优化、专家线上考察等各个环节,赵院长都一一把关,悉心指导,修改制作PPT,每天睡眠不足两个小时,多次眼睛中布满血丝时还在工作,大家都劝赵院长休息一下,注意身体,赵院长说:“我辛苦一些没事,这次争取顺利通过认证,为学院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你们青年教师打造较好的平台”,赵院长这种不计较个人得失,真心实意为学院谋求利益,全心全意促进学院发展的态度感动了每一位老师。通过工程认证工作,使我们这些新入职的青年老师对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教学内容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同时,赵院长以身作则、一心为学生服务的精神诠释“教师”二字的内涵。尽管学院工作繁忙,赵院长从来没有耽误本科生上课,并且经常加班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研究生的科研工作。从小论文编写与投稿、大论文题目与提纲,赵院长事无巨细,都认真指导,反复打磨,多次看到研究生依次与赵院长探讨科研问题到夜晚。赵院长还是我们青年教师长路上的领航人,很多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科研基金申报等方面的经验不足,赵院长不仅给我们传授经验,还多次邀请校外专家举办讲座,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
作为青年教师,从赵院长的身上我们学到了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学习到了严谨耐心、精益求精的干工作作风,让我切身体会到学院在赵院长的带领下学科体系逐渐完善,专业建设不断提升,学院办学质量快速提高,学院工作位列学校前茅。
——机械工程系青年教师 孙光明
力量之声

回望天城大建校45周年尤其是更名大学10周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始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接续传承天城大精神。四十五周年校庆,欣逢盛世;同心同德,上下协力。未来,祝愿天城大继往开来,续写不朽辉煌!祝福天城大学子不负青春,学有所成,无私奉献,为国效力!
——赵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