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成集团tyc1050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学思践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三个“度”

思政导师开讲啦

11月10日,学校举办“鸣飞大讲堂”宣讲活动,邀请天津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健华教授,走进太阳成集团tyc1050校园,以《学思践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三个“度”》为主题作专题讲座。学校二级单位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全体处级干部及师生代表约400人参加。讲座由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杨静主持。

内容回顾

 

  宣讲中,张健华教授以内涵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详实鲜活的事例,从“提高站位,充分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思想高度”、“深学细研,深入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深度”、“矢志笃行,全面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力度”三个维度生动诠释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使我校师生对习近平文化思想有了深刻的理解和全面的把握。

张健华教授表示,习近平文化思想既实现了文化理论观点的创新突破,又涵盖了文化工作布局上的新部署新要求,逻辑严密、内涵丰富,是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科学指引和行动指南。我们在新的征程上,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不断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以先进的思想引领伟大征程,以文化发展带动其他事业的进步,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发展,从而实现文化思想的新发展、新跨越。

张健华教授的讲授内涵丰富、逻辑清晰,旁征博引、生动活泼,为师生呈现了一场精彩的精神大餐。师生纷纷表示宣讲干货满满、获益匪浅,对我们更加深入地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重大创新观点、科学方法论和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具有重要启发,对我们自觉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到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具有指导意义。

党委宣传部新闻宣传科科长 王同欢

王同欢表示,聆听了张健华教授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思想高度、理论深度和实践力度的解读,更有利于指导今后的宣传思想工作。作为高校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一名工作人员,我们要把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政治必修课,聚焦“七个着力”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体现在学校新闻宣传工作中,在增强宣传思想文化“引领力”,夯实意识形态“主阵地”,提升文化自信“软实力”方面持续下功夫做文章,持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努力增强天城大文化传播力,以学校宣传思想文化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许贵杰

许贵杰表示,张健华教授的讲授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全面地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我们要以贯通历史和现实、结合国际和国内、统一理论和实践的整体视角,对习近平文化思想进行系统化、学理化、学科化研究与阐释,积极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讲全讲准、讲深讲透上下功夫、见成效,当好党的创新理论的积极宣讲者,为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提供理论支撑。

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 刘席舟

刘席舟表示,有幸聆听了本次讲座,认真领会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深刻认识到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也让我感悟到当代青年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有的担当与使命。我们要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保持文化定力,走实走稳每一步;以扎实的专业素养、自信的精神面貌,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作为学校新媒体的一员,今后我将更加积极参与到学校新闻宣传工作中,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实践贡献力量,为构筑文化自信贡献青年力量。

“鸣飞大讲堂”作为学校理论宣讲品牌,一直以来坚持开展分众化、互动化、全覆盖的宣讲,将理论宣讲与学科建设相结合,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指引师生投身重大科技创新;将理论宣讲与教育教学相结合,聚焦人才培养“主战场”,着力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将理论宣讲与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思政工作的引领作用和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引领广大师生深钻细研党的二十大精神,并从中汲取养分,凝聚奋进力量。汇聚全体师生智慧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天城大力量,奋力书写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今后学校将继续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以举办鸣飞大讲堂为载体,积极开展有高度、有深度、有宽度、有厚度、有温度的理论宣讲,引领广大师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汇聚师生强大合力,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张健华教授简介

天津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工作39年,曾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委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成员。天津市杰出津门学者,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天津市“五个一批”理论人才,教育部首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择优资助团队负责人,天津市教学团队负责人,天津市首批名师工作室负责人。主持国家级等各类项目近50项,在《光明日报》理论版、《中国高等教育》等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论著近20部。获天津市人民政府学术类奖8项,其中天津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全国优秀社科普及读物奖、中国政研会优秀研究成果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奖、全国高校学生讲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开展示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奖等各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