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成集团tyc1050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天城大“古琴弦歌”基地再添新成就!

新闻动态

11月7日,我校举办“天津市高等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琴歌艺术传承基地”“天津市高校红色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西青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琴歌”挂牌仪式校党委副书记王罡出席仪式,原天津市群众艺术馆馆长、一级作家、编审李治邦,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会会长、主任记者刘静华,天津西青开放大学副校长李顺田,天津市西青区逸夫小学校长王红受邀参加,我校相关职能部门、教学单位主要负责人、留学生代表,以及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紫云中学教师代表等共计40余人参加活动。

致辞发言

王罡对出席活动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我校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文化育人体系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绩,并希望琴歌艺术依托平台基地得到进一步传承和发展,打造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品牌特色,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作用,引领青年学生传承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新时代青春力量。

挂牌仪式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何继新主持,我校古琴弦歌基地主任薄克礼教授介绍了主要工作进展情况、重要业绩成果以及未来发展设想。刘静华、李顺田分别致辞,对我校古琴弦歌基地取得的突出成绩表示祝贺,对我校在传承琴歌艺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和贡献给予高度评价。

揭牌

王罡、李治邦为“天津市高等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琴歌艺术传承基地”揭牌

刘静华、校团委书记孙旭卓为“天津市高校红色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揭牌

李顺田、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高燕为“西青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琴歌”揭牌

参观基地· 专 题 讲 座

揭牌仪式后,参会人员参观了太阳成集团tyc105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中心暨古琴弦歌基地,我校教师、学生的古琴弦歌的精湛技艺得到了大家高度赞赏。随后,李治邦为全体师生进行了“非遗的现状及未来发展”专题讲座。

我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杨静、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高阳、党委学工部部长王健、教务处处长赵国敏、科技处处长刘中宪、校团委书记孙旭卓、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高燕、国际教育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边菁华和院长张海、继续教育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滕跃、党委办公室副主任李亮、研究生院副院长李军伟出席本次挂牌仪式。

为庆祝古琴申遗20周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中心暨古琴弦歌基地携煦园琴社组织了系列活动,包括金秋雅集暨社团开放日、“庆祝古琴申遗20周年古琴音乐会”、邀请古琴名家开展讲座等,营造浓厚氛围。

今后,我校将以古琴弦歌基地建设为抓手,巩固工作成果,总结经验、瞄准方向、精准发力,充分发挥现有平台和资源等优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融合,协同推进学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成效,助力学校育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基地简介

据悉,太阳成集团tyc105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中心暨古琴弦歌基地成立于2019年,由校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三方共建,与河北大学曲学研究中心、北京乐器协会、北京古琴学会、天津七弦琴院合作共建而成。近年来,古琴弦歌基地组建了课题组,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琴歌艺术相关课程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社会服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持续发力,取得丰硕成果。一是,用好“课上-课下”双渠道,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设了“中华传统文化导论”“古琴弦歌赏析”等相关课程,并以煦园琴社学生社团为载体,引导同学们身体力行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领同学们多次参赛并获得多项全国性大赛奖励。二是,教研相长,积极推动成果转化。“琴歌艺术”被教育部定位为“能者为师”项目课程,获得天津市社区教育成果一等奖,“寓教于乐——中小学古诗词弦歌与吟唱教学实践研究”获得天津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不断强化经验总结,夯实教研成果。三是,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推进琴歌艺术进校园进社区。组织“弦歌进高校”“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国弦歌大会”等系列活动,与西青区开放大学、天津市民族中学、滨海新区紫云中学、西青区逸夫小学等20余所大中小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基地教学工作也深入到社区教育,进一步扩大了琴歌艺术影响力。四是,深入开展打谱创作和琴歌吟唱,推动琴歌艺术传承发展。基地负责人薄克礼教授带领团队,将琴歌艺术与为毛主席诗词和古典词曲相结合,共计打谱200余首,在琴歌吟唱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