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成集团tyc1050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2000届校友陈建:天城大为我奠定人生的航向……

TCU

写在前面的话

Write the words in front……

叶落无痕,时光有迹。在不知不觉中,太阳成集团tyc1050已经走过了45载春秋。太阳成集团tyc1050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他们怀揣报国之志,肩负时代的使命,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祖国的建设事业,奉献给天津城市的建设事业。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见证了天城大的变迁,更见证了国家的强盛与民族的复兴。他们实事求是、精益求精,把工程建设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津沽大地上,让“重德重能 善学善建”的校训精神在神州大地绽放光彩,成为推动京津冀区域发展乃至国家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基此,党委宣传部和校友办联合各学院推出“遇‘建’芳华”校友故事系列推文,通过讲述他们的一个个小故事,回味天城大人曾经的甘甜岁月,展现天城大学子在祖国城乡建设领域中作出的突出成就和卓越贡献,希冀这些故事能浸润你我心田,温暖你我心房,激励新时代的天城大人,“建”证力量,“建”贤思齐,“建”功新时代。

校友名片

2000届 建筑学院毕业生 陈 建

陈建,男,江苏南通人。2000年6月毕业于太阳成集团tyc1050建筑学专业。 毕业后就职于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现任院技术总监、院纪委委员、第五支部书记、第五建筑设计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杭州市首届优秀青年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获得者,中国十佳医院建筑设计师,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中国建筑学会医疗建筑分会理事,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医院建筑与文化分会常委,浙江大学和东南大学建筑硕士企业导师等。

木车人马,铁甲机箱

PART.01

复刻在天城大的求学经历、与师友在建园奋斗、成长、难忘的故事

建园情愫

大学的时光总是青涩而欢快的。在天城大的五年,是懵懵懂懂、开心成长的青春,是如饥似渴、勤奋求学的岁月。

第一次嘴唇干裂的流血,第一次被大风吹走了饭盆里的油饼,第一次在齐膝的积雪里狂奔……

大学的时光总是青涩而欢快的。在天城大的五年,是懵懵懂懂、开心成长的青春,是如饥似渴、勤奋求学的岁月。

天城大(当年还是天津城市建设学院)的教学以严谨务实著称,所教所学极重实践动手能力,以便能更好地面对实际工作。后来事实证明,很多同学都进入了全国优秀的设计机构工作并成长为主力。大二那年,计算机辅助设计兴起,可以确定的是毕业后工作基本不用趴大图板,而是与电脑为伴了。学校第一时间开设了此课程,奈何条件有限,僧多粥少,机房根本不够用。同学们纷纷动起脑筋,少数家庭条件好的同学自己买了电脑,我们大多数同学都是租了电脑,大概200元/月。当年的显示器屏幕不大块头倒很大,32MB的内存,2G的硬盘,配置就算很好了。一开始DOS系统,后来才是windows系统。自学3DS、3DMax建模,那时photoshop渲染一张图基本要24小时以上。

电脑成了每个同学最重要的伙伴和资产,珍惜无比。为确保安全,每日早晨从宿舍区搬下楼,扛到教学区,再搬上四楼(建筑系有固定教室在4楼),每天晚自习后又从4楼教室搬下来,扛回宿舍。显示器很大,机箱也不小,不想跑两趟,一次抱俩,极为不易。时间一长,大家都觉得有些吃不消。我便找了学校的后勤大叔借交通工具,大叔们很热情,二话不说就把他们运杂物的木板推车借我了(早晚用一次),每次见我把车推得东倒西歪,大叔们总是“呵呵”的憨笑。从人力运输发展到车轮交通,进步不可谓不大。同学们纷纷搭车。早上迎着朝阳推着堆满电脑的老板车嘎吱嘎吱向着教学楼出发,后面跟着一群朝气灿烂、眼里有光的青年。晚上披着月光,老板车又摇摇晃晃回到宿舍,周边一群疲惫却又意犹未尽的同学兴奋的交流着学习心得。

天天如此,终是麻烦。经过一番思索,我又找来了学校的水电工,递给他一张草图,请他帮忙按图中所示加工一个“电脑专用保险箱”。角钢为骨架,2MM厚的钢板做箱体,大概70cm见方,配以保险门锁。这样每天晚自习后就将电脑锁在教室的“保险箱”内,“保险箱”则用大铁链锁在暖气片的金属水管上。这铁甲机箱看起来威风凛凛,相当靠谱!感觉这下万无一失,一劳永逸了!

两周后的一个早晨,我同往常一样高高兴兴来到教室,一进门就看到铁箱大门洞开,里面空空如也!啥情况?只见拇指粗的保险锁舌被锯断了,静静地躺在地上,诉说着它昨夜的不屈抗争,告诉我这残酷的现实。我喊来学校保卫处的人,又报了警,警察来了两个人,做了半天笔录。我们几个学生又陪着他们楼上楼下看了,推演了偷窃者的作案方法和路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最后,赔偿了电脑出租公司2800元,都是找同学借的,接下来勒紧裤腰带过了一年还债。当然,电脑还得继续租,学习依然继续,木推车人作马依然继续!

后来大五实习,一到设计院,马上就能和正式员工一样干活,很受用人单位和同事的欢迎。实习了几个单位都极力挽留入职,说明这段“木车人马,铁甲机箱”的岁月还是值得的。

秉承初心,披荆斩棘

PART.02

毕业后的天城大人在各行各业中赓续努力、勤奋耕耘、锐意进取……

书写精彩华章

2000年毕业后,陈建进入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凭借对专业持之以恒的追求和独到的见解,在一众新人中脱颖而出,于2007创办A-2建筑工作室。工作室从成立初期仅三名正式员工开始,在陈建的带领下,一路披荆斩棘,发展至今已成为一支80余人的全专业团队,也是浙大院规模最大、最为核心的建筑综合院之一——第五建筑设计院

团队技术实力雄厚,涵盖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等全专业人才,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7名,拥有硕、博专业学位的设计师43名,留学归国的设计师15名,各类国家级注册设计师27名(包括美国注册建筑师1名),年合同额突破2个亿。陈建带领团队抓住市场机遇,勇立船头,探索变革,突破浙大院在医疗领域的空白,提出以专业为主线,倡导建筑项目专精化,以精细卓越的专业能力、独树一帜的创意风格和勤勤恳恳的服务态度,收获了业内业外的口碑与认可,并被任命为浙大院技术总监。

在多年的奋斗过程中,陈建始终保持对建筑专业的初心,坚守在建筑创作的第一线,冲锋在工地最前端,秉承原创性与实践性二元统一的平衡建筑设计理念,坚持亲自创作、亲自管理,长期深耕建筑设计领域,主持和创作了多种类型的公共建筑100余项,获得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杭州市首届优秀青年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中国十佳医院建筑设计师等一系列荣誉,及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德国国家设计奖、英国伦敦设计奖、美国缪斯设计铂金奖等国内外诸多建筑大奖迄今为止,陈建已带领团队完成了浙大院约70%的超高层综合体项目,80%的大型医院建筑项目且多次实现浙大院建院历史上的业绩突破。工作之余,陈建还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及高校教学,任中国建筑学会医疗建筑分会理事、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医院建筑与文化分会常委、浙江大学和东南大学建筑硕士企业导师等,获得了业内的广泛认可,积累了业主们的口碑。

现陈建任浙大设计院技术总监、院纪委委员、第五支部书记、第五建筑设计院院长。二十三年以来,陈建依靠自身的坚持不懈,从起于微末到闻达业内,任何一点微光都来之不易。未来,他将继续深耕建筑创作,初心如锚,稳固前行,在医疗建筑、复杂综合体和绿色建筑领域,继续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代表作.1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柯桥未来医学中心

浙大二院柯桥未来医学中心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总投资65亿,是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按世界领先、国内一流标准设计建造,设计开创性的结合城市公共空间和水系营造了4万平方花园的园林式医院。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代表作.2

国网浙江零能耗建筑示范工程

国网浙江零能耗建筑示范工程面积0.22万方,是中国重要能源企业——国家电网的首个真正意义的全零能耗示范建筑,是对目前近零能耗建筑的大幅升级,处于国内节能建筑的领先水平。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代表作.3

浙江省电力调度通讯大楼

该设计在有限的基地里创造了无限的可能性,以多向掏空的拓扑空间格局融合传统的围院精神组织了整个大楼,其宏伟、多向、富于变化的室外及半室外空间,是对城市的一种贡献,也是形成自身标志性的内涵所在。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代表作.4

临安市体育文化会展中

(杭州亚运会场馆)

本项目构思源起于临安的山水意向,运用大写意的水墨笔法,勾勒出层层晕染的山水意境。结合场地内低丘缓坡的地貌特征,将体育中心设计成了随等高线层层升高的独特形态,与周边的山体在整体的城市层面上取得良好的呼应关系,如同一条绿脉,将南北的自然山体紧密相连。通过与地貌结合的层层台地,建筑能够与城市自然衔接,创造了多个标高的活动平台,极大提高了场所的可达性与参与性。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寄语天城大人,寄福天城大

PART.03

天城大人无论身处何地,都在关心与关注着母校的未来

学长有话说

整四十五载重德重能,近半个世纪善学善建。天城大始终坚持发展城市科学,培育建设人才,努力向建设国内一流的建筑高等院校迈进。

昔日为学子,五年磨一剑勤学修德,天城大为我奠定人生的航向。今日为校友,廿年奋发砥砺自生辉,我愿为天城大人点亮前路,志存高远。

推“陈”出新绘蓝图,“建”功立业正青春。前辈后生齐努力,再创辉煌新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