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英国赫尔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华人能源与人工环境国际学术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多名教师参加此次会议,并作特邀报告和专题报告。

能源学院院长杨斌教授作为分论坛主持人主持了智能运维在建筑中的应用与发展分会场会议,并以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建筑室内外环境及设备监测领域应用进展为主题作特邀报告。报告详细介绍了目前暖通空调领域存在的人机互动反应不及时、室外环境多变性以及环境参数采集耗时耗力等问题,在国内首次提出将骨骼关键节点技术、欧拉视频放大技术等关键计算机视觉处理和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应用于暖通空调、室内外环境检测、建筑施工安全、设备运行维护及检测领域,为暖通空调领域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学科交叉融合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杨斌教授还作为学术新人奖评审专家,评审出第三届华人能源与人工环境国际学术会议Energy and Built Environment国际期刊学术新人奖,包括优秀青年学者提名奖三项和优秀在读博士研究生提名奖三项。

会议期间,能源学院特聘教授翟志强作为大会共同主席,以建筑工程模拟的不确定性-意义与影响为题作报告,报告介绍了目前建筑工程中能耗,风环境,光环境等室内环境工程模拟的发展现状,对目前工程和学术研究中常见的建筑工程模拟软件的应用场景及模拟精度进行深入讨论,以及对我国建筑工程的建模、模拟和数据分析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预测。另外翟志强教授还作为专题研讨分会场主席,主持了AI技术助力建筑环境与城市能源系统优化主题分会场会议。

能源学院特聘教授杨洪兴分别主持大会报告和分会场建筑能源数字化专题研讨会。杨洪兴教授以间接蒸发与溶液除湿混合空调节能技术的研究为主题作特邀报告,详细介绍了我校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间接蒸发冷却和溶液除湿综合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该技术在所使用的空气具有较大的干湿球温度差的情况下,才可能有良好的制冷效果,如我国的西北地区如新疆、甘肃等夏季室外干湿球温度相差较大的地区,十分适合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报告还概述了间接蒸发冷却与溶液除湿混合空调节能技术在大型数据中心最新研究及应用情况。
能源学院教师姚万祥副教授在人工环境营造被动式技术专题研讨会上作主题为太阳辐射的光谱特征及其模拟应用的专题报告,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建环系副主任曹为学在海报分会场作主题为耦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医用防护服冷却性能实验研究的主题海报展示。
此外,第三届华人能源与人工环境国际学术会议邀请杨斌教授和特聘教授翟志强教授接受了视频采访。
以下视频来源于
暖通空调在线

以下视频来源于
暖通空调在线
(视频来源:暖通空调在线)
一直以来,我校高度重视学术交流在人才培养、成果展示方面的重要作用。今后将持续深化相关活动,依托平台展示优秀科研成果、经验互享,推动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立足专业优势,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积极建言献策,以实际行动更好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会议简介
第三届华人能源与人工环境国际学术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英国赫尔大学联合主办,上海市太阳能学会、上海市制冷学会、四川省制冷学会承办,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发电及制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鑫晨光热(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国际铜业协会、诺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信测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并得到了国家基金委专项支持,入选中国科协重要会议推荐目录。
本次大会聚焦双碳,围绕清洁能源利用、人工环境能效提升、环境品质改善、健康智慧运维、高性能材料、交通建筑和交通系统等内容展开了激烈且丰富的探讨。会议语言为中文。旨在促进海外优秀华人的引进,重视学术新秀的培养,搭建世界华人创新交流的平台。